德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浙报聚焦丨来山水德清赏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
TUhjnbcbe - 2025/3/11 19:1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http://www.yunweituan.com/m/

青山伴秀水,林田变景区;生态河道水清岸绿,乡间小路干净畅通;老房子变成了怀旧风的农家乐,老百姓享受着青山绿水下的生态福利……在德清,美丽乡村和秀美城镇散落在山水之间,全域大花园的画卷徐徐展开。

德清田园风光

多年来,“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德清,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打造“全域美丽、城乡一体、乡风文明、生活美好”的美丽乡村升级版,以深化农村改革撬动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农业增绿、农村增美、农民增收,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富有德清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9月23日,以全县乡村为舞台,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在德清开幕。从西部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之一的莫干山,到中部中国最美湿地下渚湖,再到东部大运河旁的千年古镇新市……东道主德清将集中展示自己这些年取得的发展成就,进而折射出浙江“千万工程”和湖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累累硕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德清智慧。

今天,《浙江日报》聚焦德清,用两个整版带你共赏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

“盆景”连成风景

全域大花园呼之欲出

年,浙江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湖州被首次提出。这些年,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一幅清秀隽永的和美画卷,逐渐在浙江广大农村铺陈开来。德清,正是浙江十六年如一日推进“千万工程”,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造就千万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田博会主场馆

德清东部水乡禹越镇三林村有一个占地亩的“万鸟园”,上百棵郁郁葱葱的巨大香樟树环绕着清澈的湖水,为白鹭、灰鹭等鸟类提供了完美的家园。每天傍晚,这里都会出现“万鸟归巢”的壮观景象,吸引城里人开车排队前来观看。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林村建设了配套基础设施,引进大学教授、台湾创客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如今,这里有咖啡馆、游学园,游客、村民和上万只鸟儿和谐相处。

农耕变体验、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驱车游走在德清的乡村公路,特点鲜明的高颜值村庄随处可见。近年来,德清按照景区化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常态长效管理等工作,深化美丽乡村升级工程,投入20亿元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推进10个精致小村、20个精品示范村和30个提升村的建设,精心打造了10条覆盖所有行政村的美丽乡村景观线,把乡村的美丽“盆景”串成了“风景”。得益于此,现如今,全县超半数的乡村都是景区级村庄,村村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在全域布局、全域建设理念的引领下,德清的乡村正蜕变为美丽大花园。

“基于德清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的良好条件,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才会选址德清。作为‘千万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我们希望为浙江作一次代言,也为湖州争当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作一次生动诠释。”德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届田博会将全方位展示乡村美景、呈现秋收盛景、探讨发展前景,打造全国首个全县域、实景化展示田园城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精华元素的田园博览会。

美景变成“钱景”

美丽经济风生水起

德清的全域美,不仅美在“面子”,更在于内涵深厚的“里子”。作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近年来德清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走好践行“两山”理念之路,全面振兴农村产业,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升级,让美丽经济蓬勃发展。

眼下,在“洋家乐”发源地莫干山镇劳岭村,风格各异的民宿正迎来一年中的旅游旺季,裸心谷等20多家高品质民宿“一床难求”的现象早已成为常态。

郡安里旅游项目

西部山区舞阳街道山民村,依托自然风光走出了“高效生态农业+文创+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吸引了牧歌、沈园等高端生态项目落户其间,好风景成为当地百姓同享发展红利的“山水银行”。

新安镇舍北村结合下舍村省级粮食功能区和新桥村精品示范村景观带,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种养殖,以荷叶蒲漾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综合园区。

好山水好环境,引来好项目,带来好“钱景”。在德清,一个个美丽乡村总能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定位,发展出高端度假、休闲农业、乡村文创等不同业态,全县农村已然成为村民自豪、游客向往的美好家园。

德清地势西高东低,犹如中国地图的缩小版,山水林田湖兼备,是中国田园山水文化最浓郁的县域之一。“德清全域美丽、全域可游,让首届田博会有条件推出‘1个主会场、6个主题园、66个精品园区’的‘1+6+66’全域办节体系。”田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种独具匠心的办展模式基本覆盖了德清全部行政村,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乡村的产业、生态、风俗、文脉、韵律。据悉,本届田博会不仅可博览全国美丽田园城市、乡村、景观、产品,还将全面展示在“千万工程”擘画下浙江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智慧”点亮农业

做农民也可以很时尚

翱翔蓝天的炫酷无人机既能精准测算农田大小,还能感知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湿度等参数,甚至什么时候播种、育苗、除虫、收割,都能精确计算出。

得益于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产业的率先发展,眼下,德清智慧农业“一库一平台,十园百点20个重点项目”基本建成,通过物联网、虫情测报、茎秆微变化传感器等智能系统,农户坐在室内就能用手机“远程种地”“远程养殖”。无人机植保、物联网养鱼、互联网追溯营销普遍应用,智慧让劳作变得惬意,减工增效让农民尝到甜头。一幅率先建成全国智能农业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的蓝图,正在这里加速描绘。

在德清的农业圈子里,乾元镇新田农庄负责人佘国兴算得上一个“名人”。无论是让西瓜长到空中、把菜种上立架,还是耕种用上“机器人”、排水用上“智慧眼”,佘国兴总爱赶时髦。通过不断革新农业技术、引进智能化设备、提升经营理念,他的农庄已发展成集采摘销售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美丽农业”样板。

围绕“农业+科技”,德清县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县建设,引进了一大批智慧农业项目,持续推动农业高附加值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智慧农业云平台和10个智能农业示范园区、87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15个智能农业重点项目,信息、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并取得实效。德清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列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第一名。

在德清,不少农产品上面都有一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报聚焦丨来山水德清赏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