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施雯
今天(6月24日)下午,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在省科技厅举行。
陈路/摄
小时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十三五”以来,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省区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实现了“到年成为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
1】过去5年,浙江科技领域斩获多个全国第一
“十三五”期间,浙江全社会RD(ResearchAndDevelopment)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年的2.32%提升到年的2.8%,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7%提升到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37.5%提升到59.6%。
全省60%左右的国家和省科技奖、70%以上的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80%以上的省级科研攻关项目、90%以上的重大创新平台,均集聚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
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已集聚全省超60%的获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一等奖的高水平成果、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超80%的国家级“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
年,大走廊实现产业增加值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省9个、5个和7.4个百分点,创新策源地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获批建设杭州、宁波温州2个国家自创区,杭州、德清2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数量均居全国第1位。
之江实验室成功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序列,西湖、良渚、湖畔、甬江、瓯江等6家省实验室全面启动建设,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新引进培育中科院浙江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
高新技术企业从年的家增加到年的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家增加到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的九成以上(年为90.2%)。
数据显示,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近六成(59.6%)、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八成以上(81.1%),均来自高新技术产业。
2】未来5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年,浙江将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这三大科创高地,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到年,全面建成三大科创高地,基本建成涵养全球创新人才的蓄水池,全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
未来5年,浙江将围绕三大科创高地等重点领域,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攻关计划,取得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重大成果。
在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浙江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推进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嘉兴G60、浙中、绍兴、台州湾等科创走廊联动发展,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加快形成“一廊引领、多廊融通、两区辐射、多点联动”的创新空间格局。
在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浙江加快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支持之江实验室和西湖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体系核心支撑;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争取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浙江布点;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引进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新型科研组织“新锐计划”;完善重大科研设施布局,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
同时,浙江也将强化创新投入,确保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