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就率先打造湖州“无差别城乡”访市教育局局长金淦英
围绕率先打造湖州“无差别城乡”的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教育局局长金淦英。她表示,将以打响“学在湖州”品牌专项行动为抓手,加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打造“无差别城乡”的教育。
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近年来,我市持续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优化布局、评聘改革、数字赋能等多手段、系统性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率达98.89%,新增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学校(校区)所,农村、镇区学校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
“对标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的目标与要求,城乡教育发展仍旧存在着一些短板与不足。要实现城乡教育无差别,就要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手。”金淦英介绍,未来将持续聚焦资源投入、队伍培养、普惠提质等重点环节,打造“学在湖州”金名片,促进我市乡村教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是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前提,是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的有力之举。我市将持续加大中心城中小学教育资源投入,加快南太湖新区等重点片区配建学校的规划审查,实现新建(改扩建)中小学与住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继德清、安吉成功创建后,全力做好长兴全国第二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申报工作。在全市实现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县)全覆盖的基础上,启动德清县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力争“十四五”末期,全市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城乡教育无差别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年,我市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义务段学校共1.43万名教职工参与。在此基础上,将依托“县管校聘”、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等改革,实现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重点加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在全市调动、城乡交流、集团内部交流等方面的综合统筹,从而提升完善校际间、学区间、市域内的教育均衡化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实现城乡教育无差别的必经之路。“让每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金淦英表示,面向新居民子女,将逐步停办我市民工子弟学校,年内实现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确保在湖学生无差别享受公办教育。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生,继续做好学费减免资助工作。
与此同时,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的学校发展模式。年,全市乡村和镇区学校的公办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年,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占比不低于80%,做到办学理念融合、教学教研联动、师资调配畅通,从根本上消除城乡教育差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