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特色小镇再出发浙江今天召开大会为此定调
TUhjnbcbe - 2025/2/7 1:33:00

作为特色小镇的发源地,浙江的特色小镇干得怎么样,意义很不一般。年以来,浙江特色小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类别不断丰富、布局日趋合理。目前,浙江全省共有22个命名小镇、个创建小镇、62个培育小镇。

星罗棋布的特色小镇在浙江大地蓬勃生长,像一团燎原之火,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新活力,点亮了浙江经济转型的新征途。

一组数据可以回答,“浙江特色小镇干得怎么样”这个问题——年,省级特色小镇总产出.9亿元,有20个小镇总产出超亿元,省级特色小镇税收收入.1亿元,有11个小镇税收收入超过10亿元。

五年了。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还要继续干下去吗?怎么干?关心这两个问题的人更多。26日上午,全省重大项目暨特色小镇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绍兴召开。会上郑重宣告,浙江将全力打造以“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的产业发展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小镇2.0版。

01纠偏

浙江的特色小镇为什么“特”?浙江的特色小镇为什么强?这是让很多人纷纷探究、充满魅力的话题。

“政策激励机制、坚持市场化导向以及严格的规划考核机制,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密码’。”这是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翁建荣的回答。

这次大会上,除了给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授牌,还有一个“传统项目”:公布上一年度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年度考核结果——

大江东巧客小镇、庆元百山祖避暑乐氧小镇、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衢州莲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小镇、安吉影视小镇、丽水微纳小镇等6个小镇考核为淘汰,不再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总结浙江特色小镇培育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坚持特色小镇的创建内涵,“宽进严定”,重质量、轻数量,重实效、轻牌子,不搞地区平衡,不搞产业平衡,不搞创建“终身制”,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特色小镇坚决予以约谈、警告和淘汰。

这两年,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年10月、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分两批将一些行政建制镇命名为“全国特色小镇”;年8月,体育总局公布了96个全国运动休闲小镇;年8月,林业草原局公布了50个全国森林小镇。

从地方政府的小镇看,20余个省份公布了近千个省级特色小镇,还有一些市县区级政府创建的特色小镇、政府创建名单外市场主体自行命名的特色小镇。

遍地开花的特色小镇,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今年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在湖州市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召开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主题是,“坚持规范纠偏、典型引路两手抓,推动特色小镇有序发展”。

涌金君也参加了这一会议,从与会者的发言中,也能明显感觉到“纠偏”的味道。

会议发布的官方新闻通稿里提到——年以来,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些乱象乃至变形走样的问题。一方面,数量过多、概念不清,出现了一些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且没有动工建设的虚拟小镇,出现了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混淆问题;另一方面,质量不高、特色不显,一些特色小镇对产业论证不到位,产业特色不鲜明、层次低、技术弱,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对此,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已经调整了思路,不再强调特色小镇的数量,而是强调质量。

文件中提到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基本原则,其中一点是“坚持遵循规律”,强调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

02初心

有些特色小镇走偏了,那就有必要回到出发的地方,问一问,特色小镇建设的初心是什么?

特色小镇起源于浙江。梦想小镇2岁的时候,一位知情人士曾向涌金君透露过特色小镇的缘起。

那是年8月,阿里巴巴即将在纽约上市,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敏锐地觉察到互联网创业热度上升,随即嘱托余杭区主要领导,在杭州市余杭区划出一块地专门集聚互联网创业人才,集聚风险投资机构,打造一个低成本的互联网创业小镇——这就是今天的梦想小镇,也是浙江特色小镇的源起。

可以说,“互联网创业青年+风投资本”形成了一个大孵化器——梦想小镇,它是浙江最早成型的特色小镇。

年10月26日,全国首个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杭州转塘“云栖小镇”举行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李强参观后表示,省有关部门和杭州要积极支持“云栖小镇”建设,让杭州多一些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这也是特色小镇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此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力推特色小镇,并将特色小镇定位为浙江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

年浙江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功能、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随后,浙江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驶上了快车道——

年6月,首批37个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

年1月28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出炉。

年8月,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为首批省级命名小镇授牌,公布第三批省级创建小镇和第二批省级培育小镇名单。

年9月,第四次全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车俊书记作出批示,袁家军省长为第二批省级命名特色小镇授牌,公布第四批省级创建小镇和第三批省级培育小镇名单……

梳理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特色小镇的诞生,跟当时浙江经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年前后浙江的产业投资在不断地减少,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有新办法、新手段。

一方面,浙江工业经济总量里70%都是传统产业,这一块亟待改造提升;另一方面,新经济时代,必须培育新的产业,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唯有双管齐下,才能让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得以真正推进。

浙江找到的一个办法就是培育特色小镇,让特色小镇成为承载传统产业转型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全新载体。一言以蔽之,特色小镇的提出意在以产业的有效投资推进浙江的经济转型。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形态是小镇——这就是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初心。因此,特色小镇是一个经济概念,理应回归经济属性,理应回归经济属性,最终落脚点还是集聚高端要素,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03迭代

浙江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已经走过了五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今年4月在德清地信小镇召开的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了“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杭州梦想小镇、浙江诸暨袜业小镇。

今天的大会上,袁家军省长为第三批15家特色小镇进行了命名授牌。特色小镇获得命名,表明特色小镇创建取得阶段性成、进入新的起点,但并不等于小镇建设划上了句号。

五年时间,发展的内外环境都有所变化。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铺开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变味”“跑调”的现象,一些杂音和误区也由此产生。

比如,有的认为特色小镇创建是阶段性工作,已经开展五年了,思想上存在松动迹象;有的因为小镇建设一时没有大的成效,就建设热情减退;有的对特色小镇考核动真碰硬存在畏难情绪;还有的刚引入1个重大创新型产业项目,就认为可以打造一个产业特而强的特色小镇……

这次会议提出,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确保特色小镇工作始终走在前列。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特色小镇不是一个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小镇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产业的培育、一个小镇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比如,大多数人只知道法国格拉斯小镇因香奈儿5号而闻名于世,但忽视了格拉斯小镇的农民从16世纪就开始种植香料花卉,到17世纪30年代才诞生第一家香料生产公司,探索出小镇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用了百余年之久。

接下来特色小镇推进怎么干?在特色小镇的发展浪潮中需要保持一份清醒和明白。

大会召开前一天,也就是25日下午,全省特色小镇的负责人齐聚上虞e游小镇,现场的特色小镇“浙”五年的主题展板上,关于小镇未来,有这样一段描述——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坚持产业立镇,科技强镇,旅游兴镇,文化传镇,加快推进特色小镇迭代升级,更加注重产业协同,更加注重创新协同,更加注重区域协同,更加注重治理协同,全力打造以“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的产业发展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小镇2.0版。

归根到底,特色小镇的核心属性是经济平台。产业活,则满盘皆活。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高端平台,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聚焦小镇的特色产业定位。

有人说,浙江特色小镇之所以搞得好,关键在与浙江民营经济发达,而民营经济本来就植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们的需求,当地人擅长的技能密切相关。就此而言,特色小镇培育特色产业,必须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他山之石”是,日本六七十年代曾有过“造村运动”,这是在人才往大城市聚拢的过程中,小地方开展的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自救运动,这与打造“特色小镇”有很多相似之处。

“造村运动”其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居民们是造村运动的行动主体,政府不以行政命令干涉,不指定生产品种,不统一发放资金,而是在政策与技术方面给予支持。一切行动由各社区、村镇自己掌握,发挥了当地的自主性,并摆脱了依赖性。

我们期待浙江涌现出越来越多充满灵性和活力的特色小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色小镇再出发浙江今天召开大会为此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