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德清县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凸亮点,促转型,统筹推进安全稳定、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工作,“聚力集智”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社会化、数字化能级。
一、坚持“内强外联”,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能级。一是加大“宣贯力”。成立社区矫正法宣传队,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潘美儿担任公益大使,组织晨曦社工摄制情景剧《蝶变》,在省“百名公益大使”宣传社区矫正法系列活动中广受好评,提升了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二是架起“高压线”。设立社区矫正中心检察官工作室,主动接受监督,会同检察院出台《规范对怀孕或者哺乳期妇女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工作意见》,在全省率先构建常态化经常性跨市县活动机制,累计3人次获批申请。三是组建“主力军”。搭建“社区矫正大家谈”技能比武平台,挖掘典型经验,累计开展8期参与余人次。制定《德清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管理办法》,突出日常管理与绩效考核,提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水平。
二、坚持“三三经验”,提升社区矫正社会化能级。一是“三定赋能”释放新活力。发挥社区矫正教育管理职能,引导矫正对象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定点”上岗、“定责”包干、“定量”服务,做好宜居平台“宣传员”、文明城市“养护员”、残疾人士“看护员”。二是“三社融合”厚植德文化。紧扣“德润矫正·清源正本”修心主题,融合社区阵地、社工力量、社会组织,将“游子文化”“防风文化”“忠勇文化”等德文化品牌融入日常社区矫正工作,深化修心教育品牌。三是“三专集成”探索精境界。引导社会服务从“流水生产”向“个性定制”转变,建立针对案由罪错和年龄特征实施交通肇事及危险驾驶矫正对象专门分类甄别机制,利用“我德清”等专用平台,加强分类管理。
三、坚持“创建赋智”,提升社区矫正数字化能级。一是打造智慧新平台。围绕第二批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契机,利用现有沿街落地优势,按“监督管理、综合管理、教育帮扶”三区完善场所布局,设置十八个功能室。新增自助矫正终端、VR教育设备、移动执法终端等。二是深化联动新思路。调整预算投入40.96万元保障创建资金,完成智慧矫正精准帮扶系统立案,对接人力社保、民政、大数据管理等部门数据,力争接口数据交流顺畅,开展精准化帮扶教育。三是推动升级新应用。依托湖州市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管理平台开发智慧矫正精准帮扶应用,建设政策信息发布、帮困帮扶管理等六个模块,实现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网络化、社区矫正工作精准化、业务流程智能化的智慧矫正精准帮扶体系。
end-->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