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州调研时指出:“在长三角杭宁城市带这一条相对偏小、偏弱的边上,湖州担当着重要的崛起的角色,建成一个节点城市、枢纽城市,这是一个努力方向”。
年7月23日,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努力打造枢纽门户之城,用交通的跨越发展和更加开放的姿态,聚集更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助推湖州加快赶超、实现“两高”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
流动的交通,让这座城市日新月异。
在湖州生活有多方便?
戳这里看爱湖州记者的一天
↓↓
清晨还在太湖南岸骑车慢行
上午已在杭州西湖边啜饮龙井
傍晚则在南京夫子庙品美食
这一切
在湖州已经实现
年7月1日,宁杭高铁开通运营,湖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这条宁杭高铁,北起南京,南至杭州,在湖州境内设下长兴、湖州、德清三座车站,设计时速可达公里/小时。
“高铁时代”让湖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更便捷的选择:25分钟,这是湖州到杭州的距离;45分钟,这是湖州到南京的距离;两个小时,这是湖州到上海的距离……
32岁的陈玲和同为湖州籍的爱人如今在杭州定居,回忆起刚毕业的那段日子,还有一点苦涩。年大学毕业后两人就结婚。可因为两人工作的城市不同,陈玲在湖州,爱人则在杭州发展事业,相聚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陈玲仔细算过,每周末回来一次的爱人,其实在路途中就要花不少时间:“要么就是周六一早赶去汽车站,坐2个多小时汽车,回到湖州都中午了。要么自己开车,也怕路上堵车……”宁杭高铁开通后,两人再也不用纠结,最快21分钟的高铁速度让他们工作日也可以“说走就走”。如今陈玲和爱人一起在杭州创业,孩子则暂时交由湖州的父母照顾。两人每周回来看望,顺利开启了双城生活。
年,高铁湖州站开始了商合杭高铁引入施工,商合杭铁路跨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建成后湖州直达合肥只需1小时,预计将在年全线建成通车。也是在去年,沪苏湖铁路南浔交通枢纽开工,沪苏湖铁路项目拉开建设序幕。
流动的交通,让湖州人的“时空感”不断刷新。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
技术革新带来的出行变化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见证了脚下城市的日新月异
年,康达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到了线路运营,拉开了湖州绿色公交发展的大幕。纯电动公交车零排放,环保、便利,车里的不少人性化设计,使得车辆减震效果更好、运行更平稳,给市民带来舒适的出行体验。
年6月25日起,我市市区开始实施城乡公交一票制,广大城乡居民无论是乘坐城市公交车还是城乡(农村)公交车,都是单次2元。市区公交同步推出手机移动支付功能,全面覆盖市区全部公交车辆。还有普通市民持卡乘车享7.5折优惠、特殊人群免费乘车等优惠服务方便市民。
流动的交通,让城市生活更宜人。
熙攘的过往千帆
满载的集装船舶
拨开船影的喧嚣
激荡起千年漕运之雄风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依港流。”湖州自古以来因水而兴,却也曾面临着水运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港口资源利用率低、产业联动不畅等问题。
如何转型发展?湖州内河水运将其延伸为加快“五个转型”,即:航道向标准化、网络化转型,港口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型,运输方式向集装箱河海联运、多式联运转型,行业发展向绿色、智慧、可持续转型,水运经济向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协调发展转型,其目的是从“运石子”转向“运箱子”,推进水运供给从数量增长到品质提升转变。
通过“低小散”码头整治、岸电覆盖、港产城联动发展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
流动的交通,让城市更美好。
湖州
未来可期
年4月18日,湖州市加快打造枢纽门户城市大会上发布《湖州市枢纽门户城市建设白皮书》,绘制了湖州枢纽门户城市宏伟蓝图。
会上提出湖州枢纽门户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目标: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多重战略发展格局,结合湖州生态发展本底,建设长三角乃至面向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大都市圈西翼门户、绿色品质发展样板城市。
年至年,我市预计将完成“五年百项千亿”工程,建成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和市县(区)“半小时交通圈”,面向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上海大都市圈西翼门户功能基本显现。年至年实现与上海半小时通达,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城际铁路网络、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交通综合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面向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上海大都市圈西翼门户基本建成。最终目标是在年,全面打造枢纽门户样板城市。
文字:爱湖州综合整理
图片:闵峰
视频:蔡昀金园园钱龙李潇潇
编辑:蔡昀
监制:王健朱熙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