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沈晓颜通讯员沈姝虹
2月27日上午,德清县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参与开竣工的重大项目共有75个,总投资.52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杭资项目超过半数,共有40个,包揽了近亿元投资额。杭企无疑成为了德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自年德清首提“融杭”概念至今,德清县的融杭事业已走入20年。纵观全局,除了有多家杭企在这里枝繁叶茂,更有交通、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融杭“红利”在这里释放。
融杭20年,德清正以全新姿态再度起航。
突出产业接融共建产业协同都市圈
落地德清县乾元镇的建鼎智汇创谷项目是该镇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后签约的第一个项目,其投资方便是一家杭州企业。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以无人机产业为重点,打造以工厂集聚+产业配套+运营服务+产业数字化为主的第三代企业园区。
“之所以将项目落地德清,看重的便是这里东望上海、南接杭州的区位优势。”企业负责人坦言,将依托德清“融杭接沪”的发展机遇,做好德清产业发展的“补链”和“强链”工作,从产业链入手,面向无人机制造及其上下游等主导产业进行企业招商。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税收万元。”乾元镇党委书记陈兴江介绍。期待远不止这些,杭资企业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也为德清进一步承接浙江工业大学和人工智能应用县等高端要素溢出增加了有利筹码。
融杭20年里,德清突出产业接融,积极承接沪杭地区产业转移,重点突破信息经济、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等四大产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培育通用航空产业,构建起“”产业新体系。
随着一大批项目的开竣工,接下去,德清将以打造“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为目标,以项目“双进双产”为突破,加速推动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聚焦公共民生缔造互联互通幸福圈
年,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明确提出,驱动发展的“双轮”——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亚太国际门户重要枢纽。未来的杭州都市圈,将成为国家战略下长三角一大强劲增长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圈。这也给德清的融杭发展带来无限动力与想象。
作为融杭发展的桥头堡,20年里,德清稳步从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跨域发展。依托省会杭州的产业、人才、交通、教育、医疗等丰厚资源,德清先后吸引了以青春宝、鼎力机械、泰普森等为代表的的老牌杭资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杭宁高速、杭宁高铁、杭州“二绕”、湖杭铁路、杭德城际轻轨等一批“与杭同城”的交通项目四通八达;医院德清院区、医院、医院莫干山院区等一批高端医疗资源在德清下沉;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浙工大附属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德清落地……
德清禹越镇与杭州临平互通公交车
德清县经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接沪融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德清正奋力书写着开放合作新篇章,以更有实力的经济强县、更具活力的创新高地、更富包容的开放都市、更加和谐的品质生活、更为严实的党建格局,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更高质量接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力争规划融入打造高质量融杭先行区
年6月18日,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近20页篇幅中,仅有两次点到县区,但这两次都有提到德清。在第8条“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中提到:加快杭州西站枢纽“云城”规划建设,拓展科创大走廊两翼,探索将德清相关区块纳入规划管理建设。在第16条“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提到:推进杭州、徳清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这为德清承接长三角优势战略资源,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带来更多资源要素的支撑。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功能拓展区
据了解,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是今年德清全力攻坚的“关键事”,也是德清创新驱动先行的重要抓手。德清编制了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专班推进方案,梳理形成了推进“地理信息+”全球创新策源地、“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区、环浙工大知识经济圈、莫干“论剑谷”建设、杭德半小时通勤圈、品质化同城生活圈建设等7大重点任务,并分解出21个重点项目。
创新发展,规划先行。前不久,《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十四五”规划》草案进行了公示,规划中明确了德清为大走廊北翼中心,并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莫干山高新区和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产业布局的重点,共建全球“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策源地。
德清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德清将牢牢把握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的发展机遇,全面衔接,积极融入,探索跨市域合作新模式,推动产业共兴,探索平台共建,强化交通共联,创新利益共享,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大走廊北翼中心。
编辑: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