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长三角农业农村数字化转
TUhjnbcbe - 2024/7/5 17:24: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m.39.net/pf/a_4402683.html

年,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

11月27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报告显示,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0%,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从省份看,高于全国发展总体水平的有13个省份,其中,浙江省在全国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发展水平为68.8%,上海市和江苏省分居第二、第三位,分别为51.0%和47.7%。安徽位列第五,为41.2%。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农业和农村的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

在数字乡村的建设中,浙江一直稳居第一。浙江省农业生产信息化平均发展水平为59.5%,高出全国35.7个百分点。年11月,阿里巴巴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共促浙江数字乡村建设。今年4月11日,阿里巴巴和浙江省德清县签署了“数字乡村建设合作协议”,落地“一室两平台”:数字乡村实验室、数字渔业生产服务平台和旅游大数据应用平台。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全球农业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将农业数据库建设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项目,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等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提到,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数据库,存有10万份以上农业科技参考资料,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英联邦农业局建立庞大的农业数据库系统,包括农业环境、作物种植、动物科学、食品营养等,迄今已为万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了数据查询和科研服务。法国建成了涵盖种植、水产、畜牧、农产品加工、乡村经济等专业数据库,着力打造“大农业”数据资源体系。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速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数字长三角的建设,乡村不可或缺。在赋能产业和农村经济之外,网上政务、直播带货……“数字”早已渗透在乡村治理、城乡融合等各个方面,融入了乡村生活的每个场景,也改变着长三角农村的方方面面。

长三角

青浦吴江嘉善发布协作倡议推进一体化示范区清廉建设

12月1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纪委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清廉建设研讨会上,三地共话清廉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近年来,浙江嘉善与毗邻县(市、区)纪检监察系统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区域协作,建立工作机制,共同构筑反腐倡廉协作网,在工作动态交流、案件协查信息、异地培训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常态化交流和“清廉走亲”活动。会上还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清廉建设协作倡议》及清廉地图。(来源:浙江日报)

长三角铁路全年客发量有望突破4.7亿人次

今年1月至11月,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突破4.3亿人次,达到4.33亿人次(其中长途直通旅客0.83亿人次,短途管内旅客3.50亿人次),日均发送.1万人次,占全国铁路客发总量22%,全年客发量有望突破4.7亿人次。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客运呈现初期断崖式下跌、中期有序恢复、后期企稳回升三个阶段的特点。铁路日均客发量从2月份21.1万人次,逐步回升到4月份84.6万、6月份.1万、8月份.6万、10月份.4万人次。(来源:安徽日报)

长三角综保区一体化发展联盟启动

12月2日,在浙江省嘉善县举行的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建区十周年主题活动暨投资环境推介会上,总投资31亿元的10个项目花落该区,其中世界强项目5个,超过1亿美元项目3个,项目涵盖电子、医疗、服务等产业。会上,长三角综保区一体化发展联盟正式启动,标志着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将与上海青浦综合保税区、吴江综合保税区共同携手探索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新模式。(来源:浙江日报)

上海

上海成立无人机产业协会

12月1号下午,上海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在龙华机场揭牌成立,依托该协会,上海要打造无人机产业研发制造集聚区,推动无人机企业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设,服务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目前,在上海注册的无人机企业有余家,其中40余家为制造业企业。此外,上海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无人机综合试验区。(来源:解放日报)

临港加速布局智慧道路推动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已成为各大车企、人工智能企业争相挤入、意图实现突破的前沿领域。临港新片区环湖一路智能网联公交及智慧道路测试示范线已于此前正式启动测试,来自中国中车、深蓝科技的自动驾驶公交将行驶在滴水湖畔。临港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覆盖环湖一路、环湖二路、海港大道等,总里程达.2公里。(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揭牌

12月3日,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正式揭牌,将集中发展电子化学品项目,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材料支撑。上海化工区电子化学品专区将重点发展光刻胶及配套材料、电子特气和湿电子化学品三大类产品,构建以上海化工区为主体,金山、奉贤分区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格局,形成上海化工区侧重制造和研发,“两翼”侧重仓储、非涉危制造的一体化产业布局。(来源:解放日报)

江苏

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在常熟启动

11月30日,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全球推介会在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推介会上,总投资亿元的20个重点声学项目集中签约。当前,苏州与南京大学、中国声学学会一起,在常熟携手打造覆盖产业、城市、生活的创新生态圈。有关人士介绍,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有别于传统的政产学研平台合作模式,由地方政府、高校、行业协会、社会资本四方共同规划、共同建设。(来源:新华日报)

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通过验收

近日,总投资20多亿元的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继天津、长沙、深圳、济南、广州、无锡、郑州之后的全国第八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昆山超算中心将承接长三角区域大科学装置的先进计算及科学大数据处理业务,与苏州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上海脑科学研究中心等开展战略合作,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物理化学材料、大气海洋环境等前沿科学领域开展应用计算研究与服务。(来源:新华日报)

浙江

温州打造“金融大脑”精准研判金融风险

为维护金融稳定,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温州建立温州“金融大脑”,实现对本地33万家企业实时安全体检和精准服务。全市56个政府部门、民间金融组织、第三方数据供应主体等海量数据不断流入“大脑”,通过平台建模运算,实现对全市企业主体全覆盖,实时预警风险。“金融大脑”方便政府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将风险化解在“萌发”期。温州“金融大脑”启用至今,已发现涉众风险企业家,完成处置家,并为家金融风险高企业成功预警。(来源:浙江日报)

安徽

“十三五”期间安徽实现“市市通高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是先行领域之一。近年来,安徽省加强与沪苏浙通力合作,持续打通“断头路”“断头航道”,省际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省内,安徽也已经省实现“市市通高铁”。13条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客运线路相继开通,合肥与长三角8个城市实现地铁乘车“一码通行”。“十四五”时期,安徽将努力成为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到年铁路网密度达公里/万平方公里目标,谋划新增高铁公里以上、城际铁路公里以上。(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在合肥召开

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合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要坚持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地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协调发展。(来源:安徽日报)

合肥出台措施支持重点产业吸引人才

12月1日,安徽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突出重点产业、重点人群,通过提供人才免费租房、补贴购房以及发放岗位补贴等措施,人才足不出户即可在平台上申请免费租房、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目前,合肥市集聚“两院”院士多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省“特支计划”等各类人才工程项目的高层次人才0多人,已兑现新落户人才租房补贴1.8万人,资助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人。(来源:安徽日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长三角农业农村数字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