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浙江通报疫情最新情况,提出这些防控要求
TUhjnbcbe - 2024/6/20 2:58:00


  12月28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九十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通报了近期浙江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2月27日0-24时,浙江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为绍兴市集中隔离点检测发现;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12月28日0-12时,无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自12月5日以来,到今天中午12时,三地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其中,宁波累计报告74例;绍兴累计报告例;杭州累计报告29例。
  当前,浙江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自12月21日全省首次实现单日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报告零新增以来,后续报告新增的4例本土病例均为绍兴市集中隔离点检测发现,风险控制在闭环管理以内。自12月27日24时起,绍兴市高风险地区清零,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持续缩小;自12月25日16时起,宁波市解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解除镇海区蛟川街道封控区和管控区的临时封闭管理措施,将镇海区蛟川街道临江小区等3个中风险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域。目前,杭州市、宁波市全域均为低风险。


  随着元旦、春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疫情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进一步健全精密智控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全面落实“源头查控+快响激活+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着力在科学、快速、精准上下功夫,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快之又快的机制和举措,不断巩固既有成果,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半篇文章。

持续提升数字化指挥平台功能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原则,建设以统为主、统分结合的全省精密智控平台,迭代升级“两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完善“健康码”赋码规则,健全“精密智控”指数,为实现“快检测、快流调、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的“五快”闭环管理提供“数字化+网格化”支撑。

从严加固“双节”疫情防控防线


  提前做好预案制定、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确保应急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一旦发现风险点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第一时间阻断风险。继续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提倡非必要不出省,严格限制前往省外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继续严控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人群聚集活动,落实重点场所和公共场所的主体责任,坚持“亮(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继续强化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和有序解封


  按照表格化要求,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集中隔离点安全有序运转。按照从严从紧、分级分类、精密智控的原则,继续有序推进绍兴市上虞区村社解封工作,对解除隔离后返回人员,严格落实相应的居家健康观察等措施,确保消除风险前不漏管、不脱管、不失管。

落实落细“外防输入”各项措施


  全面落实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4个航空口岸,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等5个海港口岸驻点防疫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重点
  发挥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药店等“哨点”作用,增强“早发现”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落实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核酸检测措施,加强对建筑工地、农村社区、出租房等重点区域的风险排摸,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主动发现,第一时间管控住风险隐患。

持续推动防控重心向基层倾斜


  充实村、社区等一线防控力量,加强重点返乡人员网格化管理,督促引导相关人员返乡后做好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做好防控政策宣传和健康提醒,引导群众增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保持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主动接种疫苗,合理安排出行,共同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不断巩固浙江群防群控的坚固屏障。

 

12月28日疫情风险等级提醒

12月27日0—24时,湖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2月27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

最新疫情风险等级提醒

截至12月28日0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疫情风险等级划分情况详情见下表(新增或新调整的区域已标蓝色):

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划分情况

(截至12月28日0时)

注:(1)如未明确健康管理措施追溯期的,从公布期起往前追溯14天。对阳性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在对实行“2+14”健康管理措施人员进行排查时,如发现有新冠肺炎相应临床症状或流行病学史的人员,可升级为“3+11”健康管理措施(即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在第1、3、7、14天进行核酸检测)。

(2)“14+7”健康管理措施: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3、7、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第14天核酸检测应落实“双采双检”;对上述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居家健康观察的第2、7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结束居家健康观察。对婴幼儿、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等不适宜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者,经当地疫情防控办审核后可改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3)“2+14”健康管理:即入德清时需核验2天(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无证明的,就近引导至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14天日常健康监测。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在第3、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结束日常健康监测。

疫情防控提示

对境外入境人员实施“14+7+7”的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的,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入境人员结束健康管理措施后如出现新冠肺炎相关表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应及时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对密切接触者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的,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对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结束健康管理。

其他温馨提醒商超、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饮服务、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需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和日常清洁、通风消毒等措施。高铁站和客运站等交通枢纽、住宿登记和社区出入“小门”、医疗机构“重点门”继续做好健康码行程卡联动核查。广大市民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自觉落实各项自我健康管理措施。

-END-

来 源:浙江发布、德清县卫生健康局

编 辑:陈琛

审 核:张哲萍

防疫小贴士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通报疫情最新情况,提出这些防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