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国家级非遗最新名单公布湖州这些宝贝
TUhjnbcbe - 2024/6/7 18:53:00
<

文旅部公布了最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湖州共有9家单位上榜,涉及防风传说、龙舞、灯舞、湖剧、湖笔制作技艺、蚕丝织造技艺、绿茶制作技艺、蚕桑习俗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一起来看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湖州)

防风传说防风传说是汉族神话传说故事。古防风国在今湖州市德清县的三合乡封山和禺山之间,即下渚湖一带,这是江南最大的湿地,深入其中,犹处汪茫之地。防风氏是当时的部落领袖,和大禹同时。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兴百叶龙

百叶龙是一种湖州市长兴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顾名思义,由“百叶”构成。而此叶却非一般的树叶、茶叶,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年2月,百叶龙申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舍化龙灯

“化龙灯”根据安吉史志记载又称“花龙灯”,它以“花变龙”的制作艺术别具一格,因此后来谐音叫“化龙灯”。据传,其是由当地民间一朱姓老人根据当时庙会、灯会的表演形式,制作一系列花灯而组成“化龙灯”的雏形。后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和演化,逐渐演变为村中逢年过节和喜庆之时必演的一个传统节目。年11月,“上舍化龙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湖剧

湖剧原名“湖州滩簧”,最早是由民歌小调、杂耍、民间歌舞等融合发展而成的,谷称“百花红戏”。后来吸收了扬州、苏州等地传来的滩簧调和琴书的曲调,演变为适合本地群众口味的“本滩调”;又把当地说唱“三跳“的曲调作为辅助必曲调,遂使这一剧种的曲调得以丰富。湖剧带有浓郁的水乡情调,不仅语言亲切柔和,曲调清新流畅,而且表演文雅细腻,宜演悲欢离合的家庭爱情戏。

湖笔制作技艺

“湖笔制作技艺”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锋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制湖笔以“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年5月,湖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

辑里湖丝,又名“辑里丝”,简称“辑丝”因产于湖州市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自元末成村便产湖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村人在缫丝工艺上注重“细”和“匀”,缫丝工具应用当时最先进的三绪脚踏丝车,因而所缫的丝“富于拉力、丝身柔润、色泽洁白”,形成了“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辑里湖丝于年荣获世博金奖。

紫笋茶制作技艺

紫笋茶又名“长兴紫笋”,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湖州市长兴县。早在0多年前已负盛名。由于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紫笋茶的制作从采摘开始到包装成品,要经历14道工序,前后所用时间竟达半月之久。年5月,“紫笋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安吉白茶产于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是一种烘青型的绿茶名茶。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因其叶白脉绿,叶张薄茎梗粗,要保持其颜色活绿,叶张完整、条直,不红梗,充分表达其鲜甜味,难度极大,要求甚严。其炒制过程主要包括: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等工序。年5月,“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蚕花地

“扫蚕花地”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歌舞,起源于湖州市德清县,是在当地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与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因此,不仅在德清县经久不衰,而且艺人的演出活动还延伸至杭、嘉、湖、沪各地。

你可能会喜欢

/要闻

/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级非遗最新名单公布湖州这些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