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新民晚报讯(记者唐闻宜通讯员张骥鸿)近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玉之琢成——德清中初鸣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德清县博物馆正式开展。图说:展览现场德清县博物馆供图(下同)此次展览分“何以良渚”“作坊寻踪”“治玉工艺”三部分,展出了德清中初鸣遗址出土的余件文物,包括各种类型的玉器及大量带切割痕迹的玉料,陶罐、陶豆、陶盆、陶纺轮等陶器,遂石、砺石、磨石等玉器加工工具,大量出土文物配合详实的文字资料,展现了中初鸣遗址丰硕的考古成果,具有较高历史、科学与研究价值。良渚文化和德清有什么关系?中初鸣遗址位于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年10月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人工营建土台24处,明确了该区域存在一处良渚文化时期大规模制玉作坊群,称之为“中初鸣制玉作坊遗址群”。图说:中初鸣遗址出土玉器据了解,该遗址年代为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年至年,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鉴于遗址的重要性,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中初鸣遗址考古项目曾获得“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并入围“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此次,中初鸣遗址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德清是良渚古城玉器文化的中转站,还揭示了年前德清制玉工人的生活面貌——大概距今年前的良渚文化晚期,人们在天目山进行采玉,通过东苕溪水路,采集的玉料被运送到德清中初鸣制玉作坊集中进行加工制作。之后,做好的玉器成品从德清“发货”,运送到良渚古城、临平、嘉兴、福泉山等地使用。据德清县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中初鸣遗址出土了大量制玉相关遗存资料,是目前出土玉料、玉器半成品最多的良渚文化遗址之一。它丰富了良渚古城外围考古的内容,是良渚文明和良渚古国高度发达的重要体现。此次展览展期2个月,至今年10月15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