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学史力行实干争先精神富裕奋斗者胡丽
TUhjnbcbe - 2024/5/14 17:27: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记者沈晓颜通讯员姜睿

每年暑期,对绝大多数老师而言是放松身心的大长假,对德清县乾元镇第一幼儿园教科研主任胡丽虹来说,却意味着一场更加忙碌的“战役”。

“德清县文化馆的暑期公益课堂,我都会去给孩子们上课,入夏以后,送戏下乡的演出也多了起来,要带着孩子们排练,无论舞台大小,都要给父老乡亲呈现精彩的演出……”胡丽虹说。

在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业之外,胡丽虹还是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州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会员、德清县戏剧曲艺家协会秘书长。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戏曲如痴如醉,是她的真实写照。

在物质富裕的当下,如何填补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对胡丽虹而言,将戏曲这一国粹根植在更多儿童心中、如何通过乐趣的方式让娃娃们爱上戏曲,让更多现代人懂戏曲、听戏曲、学戏曲,是她对精神富裕的梦想。

梦起

从小生活在丽水缙云的胡丽虹在婺剧的熏陶中长大。“那里的戏曲氛围非常浓厚,村村都有文化礼堂,婺剧班子每周都会来表演节目。”胡丽虹说。

年,胡丽虹跟随父母来到德清,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在一家效益良好军工三线的企业上班,但内心对戏曲的情愫一直割舍不下。她辗转前往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越剧高级演员培训班)、浙江音乐学院(越剧班)、全省戏曲骨干培训班等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功底。

“到了幼儿园工作之后,我想能不能把我的特长在学前教育中发挥一下,把自己对戏曲的爱好传递给孩子。”胡丽虹开始了戏曲教学。

从年尝试把戏曲特色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教学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这十多年走过来不容易,最开始的时候,在幼儿中开展戏曲教育不被人接受,连幼儿园里的老师都不接受,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老年人听得多,一般年轻人都不会去唱戏的。”胡丽虹道出了当时遭遇的窘境。

“我们经常去下乡演出,台下的观众一眼望去都是白头发,年轻的观众很少。”也正是见到了戏曲文化在当下亟待传承的现状,促使胡丽虹想去培养一些年轻的戏迷,通过学校教育,让更多的小孩子接触戏曲、喜欢戏曲。

每次接到文艺调演和演出任务,从节目的构思、音乐制作、舞美、服装和道具,胡丽虹从来都是亲力亲为地设计与编排。放弃节假日休息,在嗓子疲劳嘶哑的情况下,给学生加班加课排练节目也是常有的事。

梦圆

“这个动作一定要这样才算到位,和旁边的小朋友排成一排,不要忘记自己的点位,手眼身法步同时协调……”每一场舞台表演前,胡丽虹都要穿着水袖服饰,带着一群小孩子反复排练。

在戏曲排练室内,很多人都会诧异于她旺盛的精神,一个人同时要调度20多名五六岁的小孩,手把手指导戏曲动作,传授戏曲唱法,一颦一笑都要尽可能准确细致,同时还要把控整个排练场的纪律,整场排练下来,胡丽虹清脆的嗓门就一直回荡在教室内,没有停歇过,嗓子不舒服了,就喝几口水,接着继续排练。她会用幽默风趣、不失严厉的教学风格,用鼓励的教学态度,帮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戏曲基本知识和技能。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呈现到舞台上是一丝不苟的,给专家的评价是不留遗憾的。”胡丽虹说。正是在她的带领下,乾元一幼的戏曲教育在浙江崭露头角。

在年“浙江省越剧传承基地”评审中,乾元镇第一幼儿园被评为“浙江省越剧传承基地”,是浙江省唯一一所批准的幼儿园;她精心编排的儿童戏曲集体节目《姥姥门前唱大戏》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集体节目荟萃”原创类最佳集体节目称号,排名第一;她创作编排的节目《戏韵新蕾》过五关斩六将,与来自全球80多个少儿节目一同在“少年中国”全国少儿春节联欢晚会上竞技并参与录制,获得全国少儿春晚主委会颁发的银质奖章和奖状。

年11月,由胡丽虹编排的原创少儿戏曲作品《戏·梦》,在年第二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集体节目)终审评比中,被授予原创类“最佳集体节目”称号。这是她带领孩子们再次摘得中国少儿戏曲最高奖项,实现“梅开二度”。

能够频频获得全国性的大奖,与胡丽虹带领幼儿园的戏曲教育走向原创是分不开的。从一开始的不被理解,到现在在全国范围内频频斩获大奖,如今幼儿园的戏曲品牌也越来越响。

梦续

正当胡丽虹“雄心壮志”准备继续带领乾元一幼的戏曲品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时,幼儿园对戏曲教学调整了新方向,胡丽虹不再需要对孩子们进行专业的戏曲教学。“虽然我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但我的心里却是空落落的……”胡丽虹说。

胡丽虹并不甘心让戏曲传承的脚步停下来,她公益带了一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指导;为备战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戏曲专场,德清多所学校找到胡丽虹,希望她作指导老师,胡丽虹欣然应允,开启连轴转模式;当地政府希望她助力文化阵地“活”起来,她便带着演出团队积极参加公益表演、戏曲下乡、文化走亲等活动。

自年乾元镇首批试点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开始,她就加入到全县“戏曲进文化礼堂”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中。从刚开始参与乾元镇金火村的文化礼堂建设,到进入新建好的文化礼堂进行戏曲表演,再转变为策划、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进入文化礼堂,她将地方戏曲的传习与文化礼堂进行了“资源嫁接”,慢慢地,以乾元镇的农村文化礼堂为起点,逐步将地方戏曲表演、培训等志愿服务推向全县各村,让戏曲下乡成为常态化的文化活动。

乡镇、农村的文化建设,其实很需要这些从事文化推广的人员进行“专家”指导,出于对戏曲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化推广的责任心,更是因为农村基层对这些“专家”的这份信任、这份需求,胡丽虹把这份志愿服务工作当成了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一开始场地简陋、资金不足、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胡丽虹与金火村工作人员一起整合周边资源,发动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同时对有一定表演功底的社区群众进行表演培训,逐步建立起我们戏曲表演的社团组织,并在乾馨艺术团的协助下进村开展文化表演,到现在各村的文化活动频繁开展内容丰富,村民们原本单调的生活有了更多色彩。

胡丽虹本人也是德清县道德大戏《德清嫂》“草根班”的演员之一,随着越剧《德清嫂》进入政府采购项目,她与全班底一同送戏进文化礼堂一百多场次,年还获得了浙江省“最美文化礼堂人”称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带着孩子们学戏曲。”每次提到戏曲,胡丽虹的眼里都充满光亮。对她而言,让更多的人传承戏曲艺术,能上台服务群众,带来文化自信和精神富足,这便是最大的快乐。

编辑:陈炜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史力行实干争先精神富裕奋斗者胡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