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寄情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背 [复制链接]

1#

通讯员陈吉芬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态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住宿、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和产业形态。

*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和现在发展阶段所得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关乎执*之基、民生之本。

年省十四次*代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旅游风情小镇,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全面建成“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必先发展乡村旅游,广袤的农村星火燎原、潜力无限,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环境。

杭州淳安下姜村

一、把握趋势,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新板块

(一)乡村旅游是国民休闲度假的新主流。中国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晚,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市场日渐成熟,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乡土文化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掘,乡村旅游必然成为国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并且从乡村观光、农场度假向民俗文化、体验参与、健康养生过渡。

(二)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动能。当下全域旅游推进如火如荼,近个省市县已先后启动全域旅游建设工作,国家旅游局也公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家名单,如何以全域旅游的理念为引导,进一步促创新、促突破、促发展、促保护、促美丽,打造特色鲜明、美丽灿烂、原味乡愁的中国特色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命题。

(三)乡村旅游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既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更是提升各级领导执*能力的有为之举。

杭州桐庐新龙村

二、浙江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

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展乡村旅游的省份之一,特别是最近10年,我省各级*委*府秉承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余村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浙江乡村旅游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当前,我省已经形成了农家乐休闲旅游、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古镇古村文化休闲旅游、渔业观光休闲旅游、新农村特色休闲旅游、中医药文化养生休闲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老年养生养老旅游等乡村旅游类型。

经过几年发展,全省已有多家乡村旅游点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0家;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7个、示范点2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乡镇11个,示范点28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95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2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家;省级休闲渔业精品基地51家。以旅助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的氛围浓厚,基本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集聚区。

嘉兴桐乡乌镇乌村

总体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府主导合力强。省*府自年就启动旅游“十百千”工程,6年间全省创建了旅游经济强县30个、旅游经济强镇个、特色旅游村个、旅游特色经营户(点)个、乡村旅游村(点)个。宁波、湖州、丽水等市分别编制出台《宁波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州市乡村民宿管理办法》《丽水市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杭州、温州、湖州、金华和衢州等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省农办、工商、卫计、消防、环保、税收、国土等部门也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形成合力,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倾斜与扶持。

示范引领氛围浓。近年来,紧紧围绕国家旅游局开展的“百千万品牌”活动,精心组织并推荐一批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品牌辐射力强的乡村旅游典型村、乡村旅游经营户和致富带头人,成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业标杆。开展“金牌农家乐”创建工作、启动乡村旅游百万创客计划。同时,通过示范引领,进一步丰富当地乡村旅游业态,逐步形成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积极探索旅游与农、林、牧、渔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发挥“旅游+”功能,开发健康养生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海洋海岛旅游、绿道骑行、房车营地、乡村美食等融合产品,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利用乡村文化大礼堂等平台,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从经营方式看,浙江乡村旅游从原来的作坊式粗放经营,逐步发展成为经营公司管理模式、行业协会管理模式、村镇集体经营管理模式、农户个体经营管理模式、外资经营管理模式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从创新体制机制看,湖州构建了市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县乡村旅游管理办公室、乡镇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管理工作部、村农家乐工作服务点等乡村旅游四级管理网络体系。

宁波余姚柿林村

近年来,浙江民宿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年1月1日,我省新颁布实施的《浙江省旅游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赋予了民宿的合法身份,真正破解了“民宿一直行走在法律边缘”的尴尬局面。年以来,民宿发展进入快速期,通过民宿调研,建立全省民宿网络调查库,形成《浙江省民宿调研报告》。同时,出台了《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各地解决困难。省旅游局与浙报集团连续四年开展评选“十佳民宿”,助推了浙江民宿品牌的打造。以德清三九坞、法国山居等为代表的“洋家乐”基地;以余杭琵琶湾、南浔荻港、舟山白沙岛等为代表的休闲渔业基地等。尤其是浙江的“裸心”系列、“隐居”系列、“花间堂”系列等特色业态,已经成为了国内特色民宿的代名词,呈现出模式多元、类型多样、经营多档等特点。

惠民富民聚人心,在乡村旅游重点发展县区设置扶贫观测点,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