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disease/a_y9i9w58.html——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的感人事
在吴兴区道场乡浮玉社区人口普查中,经常出现一名腿绑着护板、腋下撑着拐杖的普查人员,他敲开一家家住户的大门,拿着手机和台账耐心询问后录入系统。他就是社区志愿者王义丰。记者日前获悉,进入普查摸底阶段后,王义丰在休班时间遭遇了一场车祸,他骑着电动车在等待红绿灯时被一辆私家车正面冲撞,事故造成右腿韧带拉伤和骨头挫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当得知住院要耽误一个月时间后,他拒绝了,向医生承诺回家好好休养。3天后,王义丰办理了出院手续,蹒跚着回到岗位。“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把这件事做好,千万不能因为我而耽误了普查工作。”王义丰说。在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涌现出很多像王义丰这样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普查人员。南浔区南浔镇朱坞社区普查员郁萍萍和徐卫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普查工作中,郁萍萍和徐卫琴勤学、好问、不怕吃苦,在认真学习人口普查相关知识基础上,结合负责片区实际,周密安排普查工作,确保采集数据准确、获取信息全面。当该社区另一名普查员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履职时,她俩主动承担起这一额外的工作。最后,她俩共摸底住户户,是一般普查员的2至3倍。陶忠德是德清县武康街道千秋社区的普查人员,他所负责的小区90℅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不少住户晚上10时以后才会回家。为顺利完成任务,陶忠德选择早上6时左右、晚上6时后以及双休日入户调查,极大提高了见面率和成功率。有时为了摸到一户住户数据,他得来回跑上七八次。由于年近60岁,加上工作强度大和作息时间不规律,普查中,陶忠德的胆囊炎复发好几次,家人劝他把工作移交给别人,但他忍着疼痛继续工作。“既然领了这份任务,就要兑现承诺,圆满完成。”许锡玲是长兴县虹星桥镇人口普查战线上一名新人。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开始没几天,许锡玲的父母出了车祸,母亲伤势较重住院。那段时间,许锡玲工作、医院两头兼顾,在母亲的病床前边陪护边研究普查材料。值得一提的是,许锡玲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老前辈,对女儿参加普查工作非常支持,也给女儿传授了很多经验。那段时间,医院病房里看到这一家三口讨论学习人口普查工作的场景。“我们的困难是‘找人难’。”安吉县灵峰街道李宇杰说。据了解,灵峰街道外来人口2.1万、本地人口1.7万,如何统筹好名普查员和19名普查指导员,是摆在李宇杰面前的难题。他的“制胜法宝”是每天把问题预演一遍,通过不断试错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他每天在8个工作群中盯牢余条信息,解决数百个大小问题。“这块领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的,只有先摸索、实践,才能和普查员一起完成这项工作。”李宇杰说。“王阿姨,你家隔壁邻居如果回家,告诉他一声,人口普查一直联系不上,让他去社区居委会做个登记。”在吴兴区凤凰街道金泉社区,身着蓝马甲、头戴蓝帽的普查员黄建成看到有住户经过,连忙上前打声招呼。他告诉记者,他是小区的老住户,人头熟,知道有这项工作后,主动报名参加摸底工作。为按时保质完成工作,黄建成每天搬一把椅子守候在需要普查的楼道口,附近住户亲切地称他为“板凳普查员”。“我坐在这里等他们回来,边等边把采集到的纸质信息输入系统,一举两得。”黄建成乐呵呵地说。(湖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